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攜手農科管理中心 跨域合作共築生態綠網

:::
202508/18
為推動濕地生態保育與永續利用,並呼應國土生態綠網政策目標,8月18日屏東分署於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舉辦「濕地生態跳島串連平台會議暨示範區營造走讀」,共獲得農田水利署屏東管理處、水利署第七河川分署、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屏東縣環境保護局、屏東縣政府工務處、屏東縣新埤鄉公所、屏東縣九如鄉玉泉社區與高雄市野鳥學會等19個公私單位響應、計50多人參與。會議中也針對屏北地區湧泉濕地營造,共同深入研討目標物種多樣性與潛力棲地營造的規劃與建議、凝聚共同願景。最後大家親手種植水生浮葉植物,期許跨域攜手協作、逐步落實區域永續發展之願景。

 濕地生態跳島串連平台在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推動之下,已邁入第3年,楊瑞芬分署長表示,許多目標都已逐步收斂及實踐,未來將朝聚焦在NbS及其行動,並希望有更多夥伴加入國土生態綠網的行列。

 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主任謝勝信表示,農科總面積近400公頃,三大湖約40公頃,經過努力及復育,目前黃鸝有4、5對,也有看到翠翼鳩,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50年前可以見到的生態,在50年後還能夠在重現。

 活動開始特別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林大利助理教授親蒞現場,以「NbS實踐案例」為題、介紹自然解方的應用經驗,以及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莊孟憲執行長,以「諸羅樹蛙保育與友善棲地標章」為例、分享在地保育行動成果。
    
 隨後,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與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攜手合作,改善園區漂鳥湖前池水域環境,規劃為水域改善示範區;由高雄鳥會美濃湖水雉復育園區陳柏豪主任以及科管理中心承辦同仁說明,水域營造過程與成果,並安排與會者親身體驗水生植物種植,進而了解生態復育的操作模式與成效。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說明,本次活動不僅強化國土生態綠網在高屏溪下游流域保育軸帶的棲地串連、棲地營造生物可利用之環境,同時透過公公部門間的合作方式,建立原生水草種苗庫,提供未來高屏地區推動水域營造的單位申請使用。藉由跨域協作,與農科管理中心加深合作夥伴關係,並擴展人網串聯;也透過濕地生態跳島的推動與示範,進一步落實國土生態綠網「點、線、面」的生態系統連結,達到雙贏的效果。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最後表示,濕地營造強調兼顧生態、環境與社會功能,透過營造多樣化棲地,不僅能守護水鳥、蛙類與水生植物等生態的多樣性,亦有助於水資源調節、防洪滯洪及提升景觀休憩價值,更重要的是能達到棲地保全的目標。未來,將持續推動濕地保育與營造,期能促進區域永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17 最後更新日期: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