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辦理工程分區工作圈會議,以落實生態友善,強化公民參與及資訊公開

:::
202510/20
為推動兼顧生態保育的國有林治理工程理念,落實生態友善,強化公民參與及資訊公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於114年11月20日辦理分區工作會議, 提前針對明(115)年度轄內預定工程生態檢核分級審議,邀集關心生態議題的NGO團體包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社團法人屏東縣野鳥學會、甲仙愛鄉協會、專家學者及社區民眾等共計31人參與,詳細說明推動工程生態友善機制理念,並對個案工程及生態關注議題逐案進行說明與座談。

與會中對於高生態敏感區動植物的生態友善、常流水的溪流環境之生態檢核、工程內容適地性、友善及減量工程設計、完工後植生的回復、避免外來入侵種植物的引入、惡地環境珍稀動植物的存在等議題進行交流以謀求共識。另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楊智凱助理教授則提醒工程完工後的植生復育應著重原生種及現地採種,在高生態敏感度的工區,應注意輪車機具出入工區時的清洗,避免外來入侵種植物被夾帶引入;謝杉舟委員提醒工程中的生態友善設施,應盡量融合於工程本體,避免突兀的額外構造物設計,在色彩上也應考量背景環境,以避免對野生動物造成驅離,而部分在周緣植被種源豐富的區域,掛網植生復育時或許可以使用入侵性低的草籽,在治理初期快速提供裸露地保護,而其族群後期則會逐漸衰退,由既有植物種類演替取代。

屏東分署表示,治理工程不僅需要符合人類的使用需求,也要將環境及生物納入考量,機關也重視NGO團體與在地人士的意見,本次會議中的建議將落實於後續階段的執行面。對於辦理地方說明會資訊公開作法,與會人員皆表正面肯定,後續將再邀集地方人士及環團參與工程初設現勘,導入因地制宜生態友善工法,期能維護保全對象生命財產安全,減輕對環境生態的影響,達成生態與工程雙贏效益。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6 最後更新日期:2025-10-22